古代战争

燕灭齐之战(龙凯锋:燕国灭齐功亏一篑,乐毅最终失败,只因燕惠王中了反间计)-九游会体育

2023-10-05 16:52:12

一、齐国伐燕国之战。公元前314年,趁燕国内乱之际,齐宣王派兵灭了燕国,并占领了燕国。公元前312年,也就是齐宣王灭燕国两年后,燕国人不服齐国统治,纷纷驱逐齐军,并立燕国太子平为王,是为燕昭王。燕昭王励精图治,招揽人才,并以乐毅为亚卿,任以国政,决心复仇灭齐。

二、燕国伐齐国之战。公元前284年,燕昭王以乐毅为将,趁齐湣王骄傲自满、昏庸无道时, 率燕、赵、魏、韩、秦五国军队攻打齐国,大败齐军,湣王逃走。齐国七十余城都投降燕国,惟有莒和即墨两城没有攻下。

三、齐国田单用火牛计反攻燕军,大败燕军,恢复齐国七十余城。公元前279年,田单以火牛阵,反攻燕军。大败燕军,燕军将领骑劫被杀。

燕国和齐国相比,是小国,齐国一直是中原大国,在齐桓公时代,曾经是中原的霸主。燕昭王之所以要灭齐,是因为复仇。齐国趁燕国内乱而灭燕,后来燕国百姓推翻齐国的统治,驱逐齐军,拥立太子平为王,是为燕昭王。燕昭王以此为国耻,励精图治,要灭齐国。

要灭齐,靠燕国一国的国力,肯定做不到。所以需要联合各诸侯国一起灭齐,这是燕国灭齐的大战略。那为什么燕国作为小国,能够联合秦赵韩魏楚灭齐呢?

公元前288年,齐国和秦国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,分别称帝,齐国为东帝,秦国为西帝。齐国称帝,必然引起周边接壤的魏国、赵国、楚国的忌惮和警惕。公元前286年,齐国联合魏国、楚国灭了宋国,并瓜分了宋国。宋国本是齐、魏、楚三国的战略缓冲,宋国被灭之后,齐国就与魏国、楚国接壤,矛盾加剧。更为重要的是,齐国背信弃义,侵占了楚国的淮北之地,侵占了魏国分的宋国之地,引起楚国和魏国的愤恨,这也是燕国作为小国,能联合魏国、楚国灭齐的原因所在。

齐国作为中原大国,与赵国接壤,所以赵国也愿意与燕国一起灭齐,以减轻自己的边境压力,当然燕国和赵国也接壤,但在灭齐这件事上,两国是战略合作的。秦国乐见中原诸国内斗,所以秦国也派兵参战。至于韩国,作为三晋的一部分,一般尾随魏赵,也加入到燕国灭齐的阵营中来。

乐毅此人,魏国将领的后裔,后来燕昭王励精图治,光揽人才,就辅佐燕昭王。公元前284年,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,统帅燕国大军,秦国和韩赵魏,都派一军支持燕军,楚国也屯兵淮南,准备夺取被齐国侵占的淮北之地。

燕国联军与齐军在济水一带决战,结果齐军大败,齐湣王率残兵退守临淄。乐毅获胜后,因为秦国、韩国与齐国不接壤,无法获得土地,于是厚赏两军,使其回国。另外让魏军侵占宋地,赵军侵占河间,这样各国军队都得到了好处,安置妥当。

乐毅自率燕军,一路追击齐湣王,围困临淄,齐湣王再次逃走,乐毅将在齐国获得的金银财宝,运回燕国。燕昭王亲自到燕军种劳军,封乐毅为昌国君。并留乐毅在齐国,攻取齐国所有的城池,彻底灭齐。

总体上看,乐毅的战略没有大的失误。乐毅灭齐后,想把齐国变成燕国的一部分,于是在政治上布施德惠以收民心,军事上分布各军控制齐国各个城池,起到了很好的效果,最后就是莒和即墨两个城池没有攻下。

乐毅围困莒和即墨,前后达五年,久攻不下。原因是乐毅想彻底将齐国纳入燕国版图,所以不想大开杀戮,想以攻心为上,彻底征服齐国民心。这一战略和燕昭王是一致的,因为灭齐的目的是占领齐国,必须恩威并施,做长远打算。

于是有人进谗言燕昭王:“乐毅智谋过人,伐齐呼吸之间克齐七十余城,今不下者两城耳,非其力不能拔,所以三年不攻者,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,南面而称王耳。齐人已服,所以未发者,以其妻子在燕故也。且齐多美女,又将忘其妻子,愿王图之。”燕昭王非常信任乐毅,将进谗言的人斩首,并立乐毅为齐王。乐毅惶恐不安,拜书以死发誓。齐国人服乐毅的大义,都敬重乐毅。

公元前279年,燕昭王去世,太子惠王即位。惠王和乐毅本来就有矛盾,不信任乐毅。齐国田单知道这个信息后,派间谍到燕国造谣说:“齐王已死,城之不拔者二耳,乐毅与燕新王有隙,畏诛而不归。以伐齐为名,实欲连兵南面王齐,齐人未附,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。齐人所惧,唯恐他将之来,即墨残矣。”

听信了谣言,中了田单的反间计,于是派骑劫为将,取代乐毅。并招乐毅归燕,乐毅知道燕惠王想杀自己,所以逃到赵国。燕惠王因为听信了一个谣言,临阵换帅,最终导致了燕国伐齐的战略功亏一篑,齐国在田单著名的火牛阵的反攻下复国成功。

这场燕齐大战,虽然过去了几千年,但是给我们很多战略思考和迪。乐毅率燕军,以弱胜强,其战略可圈可点。乐毅灭齐治齐成功的方面,凯锋认为,有三点:。

一、战略目标得当,灭齐决心坚决。

两国和两军交战,决心最重要。总体上来说,燕昭王和乐毅灭齐决心坚决。燕昭王一直信任乐毅,他深知灭齐后治齐,收服齐国人心,需要长时间经营。所以燕昭王杀了进谗言的,并加封乐毅为齐王。有了燕昭王的支持,乐毅才能放开手脚治齐,对齐国休养生息,差点成功,因为齐国很多人敬重乐毅,归服乐毅。

二、伐交得当,达到“孤立齐国,增强燕军”目的。

燕国是小国,充分利用齐国当时与各国的矛盾,联合秦、韩、赵、魏、楚等国家,攻打齐国。使秦、韩、赵、魏都派兵参加伐齐,楚国也出兵协助攻齐,使齐国四面受敌,最后大败。这是乐毅伐交战略的成功,达到“孤立齐国、增强燕军”的目的。

三、政治军事战略得当,获得齐国民心。

乐毅治齐,军纪严明,禁止侵掠。尊重齐国贤才,收罗用于治理齐国。休养生息,宽齐民赋税徭役,收拢齐国民心。废除齐王的暴政和法令。恢复齐桓公管仲时的一些政策,争取民心。同时祭祀齐桓公管仲,以表示尊重。军事上,停止杀戮,对围困的莒和即墨,也并不影响其城内民生,允许两城百姓出城劳作。

乐毅的品行和德行,获得了齐国民众的认可和尊重。所以,乐毅治齐,总体上是成功的,也是汲取了齐宣王灭燕后,治燕的惨痛教训。

乐毅为什么最终失败,功亏一篑?龙凯锋认为,原因在两个方面:。

一、不该独自吞齐,而应该瓜分齐国。

燕国是小国,灭齐一时可以,无法实现真正灭齐。齐国是大国,灭燕尚且不能成功,何况燕国灭齐?这本来就是蛇吞象的事情。所以,纵使乐毅智勇双全,也无法脱离客观实际而实现灭齐。

真正的策略,是灭齐后,将齐国分成四份:一份归燕国。一份归赵国。一份归魏国。一份归楚国。因为这四个国家都与齐国接壤,将齐国靠近四国的地方,划分为各国,有了四国的持久控制,齐国无法以一敌四,必然使齐国无法起死回生。

可惜的是,乐毅太过贪心,灭齐时联合各国,却舍不得分齐,这是最终失败的根源之一。道理很简单,作为赵、魏、楚三国,也不愿意看到燕国吞齐而强大,最终成为三国的威胁,必然是螳螂捕蝉、黄雀在后,等待齐国反抗而协助,削弱燕国。

所以要想彻底灭齐,必须分齐,否则难以持久,也难以成功。

二、在燕国国内,缺乏重量级同僚支持。

燕昭王信任乐毅,但燕惠王不信任乐毅。在燕惠王不信任乐毅,中了田单反间计时,燕国没有一个重量级的大臣出来阻止燕惠阵换帅,如果有重量级大臣出来为乐毅说话,燕惠王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。毕竟,齐国复国后,燕国将再次面临强敌。燕昭王十分清楚,只要乐毅在齐国,就可以控制齐国,不使其成为燕国的敌人,所以宁可封乐毅为齐王,以阻止齐国复国。

这也说明乐毅的功劳太大,使燕国的朝臣都嫉妒乐毅,在关键时刻,没有一个重量级的大臣为乐毅说情,给燕惠王陈述利害关系,让燕惠王顾全大局,使灭齐治齐的战略能够执行到底。

猜您喜欢

川剧脸谱的特点有哪些,脸谱特点介绍

川剧脸谱的特点有哪些,脸谱特点介绍

2024-01-06历史知识

黄梅戏的彩腔指的是什么,有哪些特点

黄梅戏的彩腔指的是什么,有哪些特点

2024-01-06历史知识

黄梅戏的仙腔指的是什么,有哪些特点

黄梅戏的仙腔指的是什么,有哪些特点

2024-01-06历史知识

黄梅戏的阴司腔表达什么样的感情,阴司腔特色介绍

黄梅戏的阴司腔表达什么样的感情,阴司腔特色介绍

2024-01-06历史知识

相关推荐

网站地图